游客
题文

浙江籍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阿垅在其长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敌人入城。……敌人在紫金山下含笑作‘斩杀千人竞赛’。敌人侵入金陵女子大学,掳去了女人。敌人在街道上一面走一面放枪,街道流着血。……”此描述的场景
①出现于淞沪会战期间
②延续了六周,三十万中国人被杀害
③是珍贵的史料,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
④在发生及之后的几年内,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逐步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夏商周时期我国农作物品种繁多。《诗经》有关西周农作物的记载:“七月享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麦。”以上记载中的农作物不属于“五谷”的是
①黍②稷③枣④葵⑤菽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③⑤

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xie(右图)曰: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反映了

商代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集体耕作

西周晚期的《颂鼎》铭文载:“王曰:颂(人名),命汝官司(管理)成周贾廿家,监司新造贾,用宫御。”以下各项不可以用这段铭文作为考古依据的是()

A.西周晚期的商业活动主要为官府控制 B.西周晚期政府注重对商业的管理和经营
C.早期商业多为宫廷贵族服务 D.西周晚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史书上记载“益(当时一位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的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实行了禅让制 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