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M、N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相距600公里,N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于M地。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一年当中,当N地降水明显多于M地时

A.M地温和多雨 B.M地白昼比N地长
C.N地受副高控制 D.N地受西北风影响

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有关
B.图中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C.图中M、N附近自然带相同
D.图中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主要是洋流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6年2月17 日上午9时许,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余人遇难。导致本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滥砍滥伐 B.连续暴雨 C.地震 D.山体断层发育

读图,回答14~15题。

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读图甲“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12--13题。

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

A.A B.B C.C D.D

当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

A.南涝北旱现象 B.北涝南旱现象 C.东旱西涝现象 D.全国均涝现象

阅读材料,回答9~11题。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该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析判断回答7-8题。

该天气现象是:

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 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该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 B.反气旋 C.强热带气旋 D.准静止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