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3日,欧洲航天局探测器“菲莱”在经过10年的飞行后成功登陆彗星“67P”(直径约4km)。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徐州市昼长与“菲莱”登陆彗星日期最接近的一天是
A.5月13日 | B.1月1日 |
C.7月13日 | D.2月1日 |
关于彗星“67P”及探测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菲莱”着陆后以太阳能为主要动力
②彗星探测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的形成
③彗星‘‘67P”上可能探测到高级生命
④彗星引力小,“菲莱”着陆后需自主固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为“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回答题。下列关于图中生态功能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低山丘陵区 |
B.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
C.都位于省区交界处 |
D.三级地势阶梯上均有分布 |
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 D.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
2010年6月19日9时,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正式开始。选择在6月19日至7月初进行调水冲沙的主要原因是()
A.此时黄河流量小 | B.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
C.此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 D.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 |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据此分析回答题。
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西宁地区气候的季风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西宁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西宁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易结霜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题。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
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
C.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
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 |
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
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 |
D.都有丰富的水源 |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图 。据此回答题。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 B.泥石流 | C.旱灾 | D.水灾 |
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