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4分)贵州省地处长江和红水河流域上游,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也是一个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的省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乙中A地的气候资料统计表

(1)根据甲图说明贵州省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差异,根据乙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2)乌江流域正在发展成为“电力—冶金—化工基地”。简述乌江流域发展有色冶金的自然区位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8分)
(3)A地年降水总量虽多达1100多毫米,但却经常遭遇旱灾威胁。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4)坝子,是云贵高原上局部平原的地方名称,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贵州省的坝子约占耕地的四分之一。概述贵州省“坝子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型城镇化,要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内涵和本质,更加紧迫地把实现人口的城镇化作为主要任务,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我国城镇化的一种新趋势。
豫北某村原有村民680人,耕地970亩,主要种植蔬菜和粮食。目前,村内建有工业园,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村内户户通天然气、互联网,有学校、医院、敬老院、超市、宾馆等设施。该村规划人口规模6万至10万,让村民享受到城市的生活。
(1)概括城镇化过程中该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
(2)简述就地城镇化的优点。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山西省的地形特征。
(2)简述汾河谷地的成因,说明该谷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清朝初期玉米、番薯、马铃薯等耐旱高产农作物在山西推广,政府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政策,至清中期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山西农民被迫外迁。
(3)结合材料,完成该地区人地关系示意图。

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国70%以上的外运煤都来自山西。
(4)简述山西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条件,指出山西能源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具体方式。
山西晋城和河南焦作合作打造“山水云台、经典相府”旅游线路,并提高沿线公路等级。
(5)指出打造此条旅游线路对两地旅游发展的影响。

环境问题
读“2011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lO分)

(1)归纳我国2011年酸雨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上图中P地区酸雨危害比较严重的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12年9月7曰,云南省弈良县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交界地区连续发生里氏5.7级(震源深度14公里)和 5.6级(震源深度10公里)的地震,震中位置如下图所示,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和多地发生滑坡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1)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震级不高但破坏性大的原因。
(2)据材料分析,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旅游地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黑龙江省林甸县地处松嫩平原北部,被称为“中国温泉之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水、电、 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301国道穿县而过。进入冬季以来,林甸县雪地温泉游逐渐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又一新亮点。
请对林甸雪地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