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bb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5/8 | B.1/4 | C.3/4 | D.3/5 |
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①甲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CD段
②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③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
④乙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图细胞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
A.一项 | B.两项 | C.三项 | D.都不正确 |
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会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
B.病毒侵入细胞前,体液免疫可使部分病毒失去侵染能力 |
C.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通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 |
D.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则针对病毒病原体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技术、方法等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可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作实验材料 |
B.噬菌体DNA被35S标记后,用于侵染大肠杆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CO2 |
D.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和酶活性变化的规律 |
下列有关某高等动物浆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B.抗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上载体→内环境 |
C.合成的RNA聚合酶(核内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
D.CO2:细胞质基质产生→细胞膜→组织液 |
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201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 |
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
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 |
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因而是两个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