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蛙眼色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 表现型 |
蓝眼 |
绿眼 |
紫眼 |
| 基因型 |
A_B_ |
A_bb、aabb |
aaB_ |
现有蓝眼蛙与紫眼青蛙杂交,F1仅有蓝眼和绿眼2种表现型.理论上F1中蓝眼蛙:绿眼蛙为
A.3:1 B. 3:2 C. 9:7 D. 13: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兴奋 | B.刺激 | C.反射 | D.条件反射 |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某部分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
| A.感受器 | B.感觉神经中枢 | C.传入神经 | D.传出神经 |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可导致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静息时和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分别是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
|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