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
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
下列关于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
B.细胞的增殖、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
C.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
D.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HPV和HIV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从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从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一种类似于细菌的“人造细胞”。这种简单的“细胞”并不是真正的生命体,不能分裂和分化,但能连续数日生成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所有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如大多数酶、某些激素、抗体等也都是由蛋白质组成。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肽链以一定方式形成的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 |
B.所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
C.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之一是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都是蛋白质 |
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
2011年,Elaine Fuchs以其在干细胞治疗方面的贡献获得奥尔巴尼医学中心奖(美国医学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最高的奖项)。干细胞的特征是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干细胞能自我更新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B.图中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过程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
C.人骨折后的愈合和胚胎期尾的消失都是通过图示过程实现的 |
D.干细胞经过分化后会因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出现细胞衰老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