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
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
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
B.胃酸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和服用小儿麻痹丸 |
C.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 |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 |
用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小鼠体内可能( )
A.产生过敏反应 |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
C.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 |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
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
A.皮肤、黏膜可以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
B.泪液中的溶菌酶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
C.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增殖 |
D.效应T细胞识别癌细胞并将其消灭 |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T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 |
C.人体抵御流感病毒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
D.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需要被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 |
人体的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是( )
A.淋巴结 | B.胸腺 | C.骨髓 | D.扁桃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