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A、a)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51,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足够大、不发生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                       ;若该种群只在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个体之间交配,则基因频率会变小的基因是                
(2)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                _____________的结果,在自然界中,该过程不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还发生在                          之间。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列动物细胞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此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S期,经测定发现成倍增加,同时的含量也相对增加。
(2)S期结束后进入期,与G1期相比,这时期代谢旺盛的部位还有[ ],因为此期可完成的倍增。

右图为某动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此细胞为增殖细胞,本细胞的状态为细胞周期中的期,理由是
(2)若此期为G1期,细胞内代谢非常旺盛的部位有[ ],理由是。[ ],理由是。[ ],理由是

下图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请根据此图回答

(1)完整细胞周期是从开始,到为止。
(2)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是在
(3)着丝点分开,两个染色单体分离是在
(4)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在
(5)从图中可见母、子细胞核中DNA数量是稳定的,其意义是


(1)①→④所示各组细胞群中,具有分裂能力的是标号所示细胞群。
(2)据图分析,该细胞应为细胞,细胞的全能性主要是指细胞结构中的
具有全能性。
(3)将①中的两个细胞分离开,并置于试管内的培养基上培养,经等过程也发育为一个生物新个体,这种技术称为

动物的淋巴细胞(脾细胞)虽然能够合成特异性抗体,但可惜它不能够在体外繁殖,所以始终只是一份“自身之物”,没有多大作为。另一方面,癌细胞(如骨髓瘤)却刚好相反,它本身虽然不能产生抗体,也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却能在体外长期生长无限增殖。1975年,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勒和米尔斯坦别出心裁,把小鼠的淋巴细胞(脾细胞)和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起来,成为一株杂交瘤细胞。这个杂交瘤,由于融合了两家之长,因此不但能稳定地分泌抗体(这是淋巴细胞的特点),而且也能在体外稳定地繁殖(这是肿瘤细胞的专长),于是第一次实现了在体外大量产生抗体的愿望,如下图所示。

(1)淋巴细胞能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两种细胞膜也能“融合”在一起,说明细胞膜
(2)单克隆抗体的准确定义应为

A.一类特殊抗体 B.无性繁殖系 C.单一抗体细胞的无性繁殖系 D.单一抗体细胞的有性繁殖系

(3)杂交瘤细胞繁殖进行的是分裂,其遗传性状
(4)单克隆抗体注入体内后可以自动追踪抗原(病原体或癌变细胞等)并与之结合,而绝不攻击任何正常细胞,故称为“生物导弹”,这是利用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