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植物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多 |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和水分都不再进入细胞 |
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单位:百万千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种群 |
同化量 |
净同化量 |
呼吸消耗 |
传递给 分解者 |
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 |
未被利用 的能量 |
A |
65.5 |
3.0 |
15.0 |
41.5 |
||
B |
14.0 |
5 |
0.5 |
2 |
2.5 |
|
C |
2 |
0.6 |
1.4 |
微量(不计) |
无 |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C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
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物质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能量 |
B.构成细胞膜的②和③大多不是静止的,是可以流动的 |
C.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方式b可表示二氧化碳的运输 |
D.不同物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无法完成受精是因为② 具有选择性 |
分别将未分化细胞群培养在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浓度比不同的培养基中,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X是生长素 |
B.植物激素Y可诱导芽的生成 |
C.该实验用的材料未分化细胞群可来自于不同种植物 |
D.激素X和Y浓度比为1时细胞不能分化 |
某生物小组考察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部分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农民拔草、治虫的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
C.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具有的能量最多 |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是否已导入棉花细胞,其准确判断方法是下列中的
A.是否有抗生素抗性 | B.是否有相应的性状 |
C.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 | D.是否能检测到目的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