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某些小分子物质供给大豆。为研究这些物质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在不含有机物的相同土壤中按照表格投放植物落叶等有机物,充分作用后播种大豆种子,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大豆有关指标,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 |
有机物投放量(kg) |
叶绿素含量(mg/m2叶) |
C5转变为C3效率 |
总光合速率(mgCO2/h) |
甲 |
0 |
0.80[ |
20% |
2.69 |
乙 |
20 |
2.37 |
41% |
4.46 |
丙 |
40 |
4.65 |
82% |
8.98 |
(1)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表格中除了 以外其它的都是因变量。
(2)测定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时,提取色素的试剂及分离色素方法分别是 和 。
(3)据表分析有机物投放量高的土壤中为叶绿素合成提供了大量的N、Mg等必需矿质元素,叶绿素的含量升高可以直接促进光反应合成更多的 以促进暗反应。
(4)结合表格联系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分析:该实验选择测定叶绿素含量、C5转变为 C3效率的目的是探究 。
亨廷顿病又称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是一种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患者通常在30〜50岁之间才会发病。下图是一个亨廷顿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II5不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
(1) 亨廷顿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
(2) 从携带致病基因个体的发病时间上看,人体内的基因具有_____的特点。
(3) II3的基因型是_____。II4在婚后患病,于是他和妻子决定不生育孩子,因为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4) III1已到结婚年龄,为了规避把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风险,你给她的建议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以确诊自己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5) 目前,已有科学家致力于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治疗该病,基因治疗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表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乙表示反射弧局部放大、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剌激甲图中的④处,在③处能否检测到电位变化?__________,为什么?_____
(2)丙图所示神经纤维的a〜c三个区域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神经纤维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为:未兴奋部位_____(填“”或“
”)兴奋部位。
(3)若甲图所示的结构参与血糖的调节,则神经中枢位于_____,受它控制的效应器是[ ] _____和
胰岛。
(4)若A和B都位于手部,甲图中的①〜④表示麻醉剂可能阻断兴奋传导的四个位点。某人手部重伤,需要手术,麻醉师所选择的最佳麻醉位点是_____;注射了麻醉剂后,用针刺手,手能动却没有感觉,那么被阻断的位点是_____。
(每小题2分,共10分)在l~5号五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某种培养液,把瓶口封闭后在高温下灭菌处理。冷却后,在l号瓶内放入草履虫,2号瓶内放入小球藻.3号瓶内放入某种细菌。结果l号、2号瓶内的草履虫与小球藻不能繁殖。3号瓶内的细菌个体数变化如 A 图所示。4号瓶内同时放入草履虫与细菌,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B图所示。5号瓶内同时放入等量的细菌和小球藻,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C图。以上实验是在25℃、光照充足条件下进行的。回答下列各问题:
(1)请将 A 图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转换成种群中个体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
(2)由A图可知,瓶内细菌在第1天至第3天的生长特点是;
(3)在第3天至第6天的细菌数量变化原因是。
(4)由B图可知,细菌与草履虫的关系属于。
(5)根据C图,试分析细菌与小球藻两者个体数能得以不断增加的原因
。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写出下列标号所示的细胞名称:
①;④ 。
(2)I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
(3)当用同一抗原刺激⑤时,⑤就会,形成大量的,产生更强的 。
(4)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肌肉不能收缩。这种疾病在免疫上称为。
(5)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 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__。
(每空1分,共10分) 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
(2)图乙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C表示。若图甲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I、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乙图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下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
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