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也为化学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化学学习者和研究者一直关注周期表的运用与发展。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爆炸理论”指出:200亿年以前,宇宙中所有物质都包含在一个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的原始核中,由于某种原因它发生了爆炸,首先产生了中子、质子和电子,随后就产生了元素。你由此可知最先产生的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2)19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制备F2单质作出重大贡献的化学家莫瓦桑,你认为最先用来与F2反应制备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3)2006年11月16日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联合宣布,他们合成出了118号元素,新原子的质量数为297,则该新原子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
(4)人们研究发现第一周期与第二周期一些元素的性质与同族元素性质共性很少,有人建议将氢放在VIIA,写出一种能支持该观点的化合物: ;人们发现Li+溶剂化倾向很强,提出类似于氢键的“锂键”,请画出(LiF)2含锂键的结构式: 。
(5)研究周期表发现存在对角线规则,处于对角线上的元素性质相似,如硼与硅处于对角线,请写出硼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HCl、MgCl2、AlCl3、NH4Cl、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名称),判断该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是 ,现象是 。
(3)分别写出AB段、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B段为 ;
②BC段为 。
下图所示是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Fe2O3、SiO2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之一。
已知:Si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不和盐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盐酸溶解铝土矿后,所得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
(2)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 。
(3)进行操作Ⅱ时,为了达到分离要求,加入的NaOH应该 。
(4)进行操作Ⅲ时,一般通入过量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溶液X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含镁3%~5%的镁铝合金,现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现有一块已知质量为m1g的镁铝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1:
镁铝合金
溶液
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2g;
实验设计2:
镁铝合金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L。
实验设计3:
镁铝合金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L。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实验设计1中单质铝在第①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写出实验设计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判断这几种实验设计能否求出镁的质量分数,能求出的用题目提供的数据将镁的质量分数表示出来,不能求出的就空着不填。
①实验设计1: 。
②实验设计2: 。
③实验设计3: 。
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Mg2+、H+、Ag+、Na+、Cl-、HC
、OH-、N
,已知该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反应后生成Al3+,则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反应后生成Al
,则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金属镁的制取主要有两种途径,大约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余来自于含镁丰富的矿石,比如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从不同途径获得镁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化学式是 。
(2)加入试剂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操作A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4)在电炉中参加反应的n(Cl2)∶n(焦炭)=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上述制镁的流程中,为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种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