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向盛有10滴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 Na2S溶液 |
证明AgCl沉淀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
| B. |
向2 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向2mL己烷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 |
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 |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
| D.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
验证淀粉已水解 |
偏二甲肼(C2H8N2) 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有关偏二甲肼(C2H8N2)叙述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 | B.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 |
| C.6.02×1023 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为60 g | D.6 g偏二甲肼含有NA个偏二甲肼分子 |
“钴酞菁(分子直径1.3×10–9m)”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钴酞菁”分子恢复了磁性。下列关于“钴酞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 B.分子直径比Na+小 |
| C.“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 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A.稀硫酸、水煤气、水银、干冰 | B.蒸馏水、蔗糖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硫 |
| 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 | D.臭氧、空气、氯化铜、碳酸钠 |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依据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
| B.依据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 C.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
| D.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
| B.用通入适量O2并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杂质 |
| C.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 D.向混有碳酸钾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其中的碳酸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