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时,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 mol·L-1·min-1 |
B.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H>0 |
C.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
D.T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1、NO2等气体 |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用高铁酸钠()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B.3 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 mol电子转移 |
C.在![]() |
D.![]()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烷、甲苯、乙醇、乙酸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
B.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可通过干馏制取 |
C.乙酸乙酯在无机酸或碱存在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含有![]() ![]() |
B.pH=6的醋酸与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 |
C.0.1 mol/L的Na2S溶液中,![]() |
D.pH=3的一元酸和pH=11的一元碱等体积混和后的溶液中,一定是![]()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甲装置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 |
B.通过乙装置实现化学反应:![]() |
C.用丙装置测定盐酸的浓度 |
D.用丁装置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有乙烯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