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以防止铁棒被腐蚀 |
B.图2所示装置可以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 |
C.图3所示装置可以用来制备氢氧化亚铁 |
D.图4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测定中和热 |
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整个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点之前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 |
B.③点所示溶液中:c(Na+)= c(HClO)+2c(ClO-) |
C.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可以用pH试纸测得 |
D.曲线的起始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反应2SO2(g)+O2(g)![]() |
B.电解法精炼铜时,精铜作阳极,粗铜作阴极 |
C.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Ksp(BaSO4)>Ksp(BaCO3) |
D.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 |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溶液X中无NH |
B |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上层溶液不变红, 下层溶液紫红色 |
氧化性:Br2>Fe3+>I2 |
C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D |
向漂白粉上加入较浓的盐酸,将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试管口 |
产生气泡,试纸未变蓝 |
漂白粉已经失效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纯硅可以制作太阳能电池,其工作原理与原电池不相同 |
B.3O2(g)=2O3(g)ΔH>0,所以臭氧比氧气稳定 |
C.![]() |
D.雷雨天气可以产生硝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
下列与有机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
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
C.丹参素结构如图所示,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
D.淀粉、纤维素都用(C6H10O5)n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