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的贵族会议是雅典较为古老的政治机构, 一开始有权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处理政务,制定和维护法律,维持司法,甚至操控宗教,其成员终身任职。公元前5世纪在厄菲尔特改革中贵族会议仅有的审理弹劾案、审查新上任官员资格和审核卸任官员的权力也被剥夺,有学者认为此时的贵族会议已经成为空壳。贵族会议权力的变化折射出(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思想文化的繁荣 |
| C.公民素质的提高 | D.民主政治的发展 |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
|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
|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
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
| A.荀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某思想家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休惕侧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下列选项中,属于上述思想合理延伸的是 ()
| A.“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 |
| B.“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
| C.“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
|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
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
②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元史.食货志》载:“(至元)二十一年(1285)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蕃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其诸蕃客旅就官船卖买者,依例抽之。” 材料中元政府的措施()
| A.抑制了海上走私活动 |
| B.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
| C.降低了对外贸易的风险 |
| D.打击了外国商人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