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
A.儒学的“大一统”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
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
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 |
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 |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 | B.君权神授学说 |
C.独尊儒术建议 | D.崇尚法制主张 |
《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谓之王。”材料体现了
A.“天人感应”思想 | B.制天命而用之 |
C.阴阳五行学说 | D.封建等级思想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le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