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
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该作品的书法艺术风格属于 
| A.小篆 | B.隶书 |
| C.草书 | D.楷书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相互矛盾,故均不可信 |
| B.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可信 |
| C.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 |
| D.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该思想家是
| A.孔子 | B.荀子 | C.韩非子 | D.墨子 |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包括
①强调道德的重要性②伸张个性,追求自由
③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④遵从理性,反对权威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