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 )
| A.大一统思想 | B.天人感应思想 |
| C.君权神授思想 | D.无为而治思想 |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 |
| B.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
| C.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
|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
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下列措施能体现他的这一改革理念的是
| A.颁发“解负令” | B.实行陶片放逐法 |
| C.成立五百人会议 | D.向低等级公民发放津贴 |
促使古代希腊产生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因素有
①独特的地理环境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③典型的城邦特征④丰富的农业资源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就此,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 A.“三个世界”政策 |
| B.“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政策 |
| C.“求同存异”的方针 |
| D.“不结盟”政策 |
有人形容43年前(1972年)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为“跨洋握手”、“冰释雪融”,下列所示外交事件中与此相对应的是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②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④参加万隆会议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