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已废除了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消费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
A.清政府继续实施闭关政策 |
B.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
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
D.鸦片输入大量增加削弱了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明,最适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鲁国小宗 |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
D.周天子为一族,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
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国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 |
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
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
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 B.郡县制 |
C.君主专制制度 | D.中央集权制 |
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运河漕运发达,天津“粮艘商舶,鱼贯而进,迨无虚日”。清朝一度解除海禁,有天津文人描绘说:“百宝都从海舶来,……怪怪奇奇洋货街。”能够涵盖材料信息并反映天津历史发展的表述是()
A.明、清时期天津经济持续繁荣 |
B.运河漕运使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
C.海上运输兴起促成了天津商贸持续繁荣 |
D.水运通道便捷保证了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