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1957-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
粮食产量 |
棉花产量 |
油料产量 |
糖料产量 |
1957 |
19505 |
164.0 |
419. 6 |
1189.3 |
1958 |
20000 |
196.9 |
477.0 |
1563.1 |
1959 |
17000 |
170.9 |
410.4 |
1214.7 |
1960 |
14350 |
106.3 |
194.1[来 |
985.5 |
1961 |
14750 |
80.0 |
181.4 |
506.5 |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 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80%以上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1978年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工夫就见效了。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出现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农村实行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方针政策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当时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喷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发明在英国和世界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1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2分)你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有何认识?(1分)
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对历史和现实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欲中国之不亡,必自至诚至敬尊孔子为教主始。
——摘自康有为《中华救国会》
材料三: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摘自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材料四: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2分)
(2)汉代儒家学说的地位有何变化?(2分)
(3)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孔教(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结合不同时代的特点,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
(4)对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世界人口的增长(7分)
材料一:公元1~2000年世界人口的增长图
(1)上面的图表反映了世界人口增长具有什么趋势和特点?(2分)
(2)体现这种增长趋势的重要因素是什么?(2分)
材料二:马尔萨斯在1798年出版的著作《人口论及其对未来社会的进步的影响》中提出:抑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一种是战争、灾荒、瘟疫等,对此,马尔萨斯称其为“积极抑制”;另一种是要那些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马氏称其为“道德抑制”。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3分)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用写实主义手法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8分)
(1)依据图中所绘,请你描述北宋交通的情况。(4分)
(2)结合所学的知识,叙述北宋东京的城市功能。(2分)
(3)北宋汴京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分)
铁路改变世界(8分)
1870~1900年世界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 |
全世界 |
欧洲 |
美洲 |
亚洲 |
1870 |
210 |
105 |
93 |
8 |
1880 |
372 |
169 |
175 |
16 |
1890 |
617 |
224 |
331 |
34 |
1900 |
760 |
284 |
402 |
60 |
请回答:
(1)这一时期全世界铁路发展的状况怎样?(4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世界铁路网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