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反映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F1为动力,F2为阻力,F1>F2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期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战”的威胁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