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
B.生成物紧密排列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
C.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
D.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 |
下列生活中的有关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服用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新冠”疫情期间出门佩戴口罩
C.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D.燃烧天然气或柴火煮饭、烧菜
已知:3CO+Fe2O3 2Fe+3CO2,向装有20g Fe2O3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CO,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O是氧化剂
B.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15.2g
C.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6.5g
D.参加反应的Fe2O3占原总质量的80%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 |
目的 |
方法 |
A |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
B |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MgCl2 |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
C |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
取样,分别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
D |
鉴别CO和H2气体 |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
A.AB.BC.CD.D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
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A原子,“
”表示B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3: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