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反应前质量(g) |
1 |
30 |
17 |
2 |
| 反应后质量(g) |
m |
39 |
0 |
10 |
A.表中m为1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
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 |
| B.除去CO2中少量的CO: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 |
| C.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将稀硫酸滴在金属表面 |
| D.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烧杯罩住一支燃着的蜡烛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 C.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 D.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
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资源。以二氧化碳和钠为原料,在440 ℃和800个标准大气压下,可得到直径最大达1.2 mm的金刚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属于非金属单质 | B.上述反应是化合反应 |
| C.二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 D.钠和空气在上述条件下也可制得金刚石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
| B.水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
|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强烈的白光 |
| 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
|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 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 |
|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