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
②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
③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下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上图装置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B.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利用上图装置能对水杀菌消毒
④从变化角度看:水通电分解能生成最理想的能源 气,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mL。
(2)水是很好的溶剂。下图是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②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多的是 的溶液。
③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④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 。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其中,二氧化碳在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一个具体体现:
(1)上图中的有机物
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写出葡萄糖(
)在酶的作用下与
反应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一个无机盐与酸作用转化为
的化学方程式。
(3)某有机物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的化学式为。
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
某同学用固体氯化钾配制8
的氯化钾溶液,实验室现有①托盘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酒精灯等仪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
质量分数为8
的氯化钾溶液,所需氯化钾的质量为
.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钾.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填字母).
A.先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钾,后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
B.先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钾.
(3)配制溶液过程中,上述仪器不需要的是(填序号).
(4)该同学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你帮助他在如图所示的标签内写好标签的内容.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择制取并收集的装置为(填字母)。
⑶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为(填字母);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填①或②)处通入F装置。
⑷若锌和镁混合物的质量为4.8g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填字母)。
A. | 5% | B. | 10% | C. | 15% | D.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