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的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2)有人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结论:“建设法治中国,我们要传承古代法治思想。”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理由。
(3)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为了更好地宣传宪法精神,请你写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城乡居民统一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偏低,公务员与企业职工、职工与居民之间待遇相差大、衔接不畅等问题。专家称,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做法方向正确,但预期实施难度很大,不可能一蹴而就。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

突如其来的贺江水体污染事件再次昭示,拒绝“污染经济”刻不容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至2013年7月6日晚的监测数据显示,有的江段镉浓度超标5.6倍.严重威胁沿江群众饮用水安全。在7月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贺州市相关负责人称,已基本找到污染源。位于贺州市贺江马尾河江段沿岸的部分企业虽然已经“人走厂停”,但流出来的污水中重金属仍然超标。当地政府正在逐家排查这些企业,以锁定“元凶”。在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方面,我们只有用制度管人,按法治办事,才能规范大家的行为。
材料二:有的地方政府仅仅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有的地方政府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什么难事,有发达地区的现成经验,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岂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吗?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评析有的地方政府的态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同一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即俗称的一带一路规划,行动文件则是愿景中涉及的具体项目内容。随着“一带一路”的行动与愿景已经正式发布,从4月13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推出的系列报道将使一带一路规划与愿景在国内外进一步深入人心,影响将继续扩大,规划的实施也将更为顺利。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巨大,为中国和相关国家将带来众多市场发展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的两难困局,某市想出了“生态补偿”的办法来破解,对保护自然生态有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在近五年的摸索中,该市政府不断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新的补偿办法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以及村落大小、人口多少,实现差别化补偿。而这五年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企业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个人收入也不断提高。
结合材料,说明该市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举措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