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交流才有发展。历史证明:走改革开发、和平发展之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写出材料一中两人的姓名及其主要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市舶”指什么?宋朝政府对此持什么态度?
(3)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怎样以古鉴今?
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两大历史事件都是我国在19世纪所发生的重大历史巨变。()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所进行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下面是一些关于诸葛亮的材料: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话,它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这是杜甫的诗句,诗人用八阵图来表示诸葛亮政治、军事上的谋略。
(3)“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用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清赵藩题的对联,此联实质上是对诸葛亮提出了批评,诸葛亮虽能“攻心”,但“好战”仍是一大失策,最终使统一大业功败垂成,根源在于诸葛亮不能审时度势。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历史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