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总体来说,是礼治和法治的结合,是礼法并治。
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立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水能载舟亦能在舟”的治国之道,‘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进态度等等,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深远.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尊崇.
在礼治之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由法制体系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例如监察制度,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详细严格规定。
中国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当今社会治理为什么要“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乡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原因。
(3)公众信仰缺失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礼法协调是构建文化秩序的要求。请你就如何加强“礼治”写两条建议(每条不能超过15字)。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吉利汽车已成为当前我国自主品牌企业的领导者,多年来吉利汽车实现了从组装到研发的整体提升。

措施1
继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以1 104万英镑完成收购英国锰铜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包括其知识产权在内的全部核心资产
措施2
将“紧紧跟随消费者的需求”的营销策略转化到“根据用户的精神需求引领用户”
措施3
未来吉利汽车将回归“一个吉利”,即以吉利品牌作为公司母品牌,其他的三大品牌(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作为产品品牌存在
措施4
吉利汽车实现从“廉价吉利”向“品质吉利”转变。随着吉利汽车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已经缩小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材料二:2014年上半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1)结合材料一,分析吉利汽车实现自身发展的关键因素。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政府应如何提高服务水平。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了首个十年的重要发展。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欧洲之行拉开新一年中国外交大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盟期间,中欧双方发表了《关于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强调在全球层面加强合作。中欧加强全球层面合作
①是建立在中欧间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
②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③对于进一步巩固中欧战略同盟关系意义重大
④意味着中欧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权进一步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欧以政治、经贸、人文为三大支柱,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深入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
①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双方共同利益是中欧合作的根本目的
③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大了对非洲援助和投资的力度。由于中国需求的拉动,非洲经济在国际经济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同时非洲也已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包工程的第二大市场。上述事实说明

A.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B.我国坚持在互利共赢基础上走和平发展道路
C.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D.维护我国的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遍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后来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化学工作者进行不懈的努力,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代替了DDT农药,既能杀灭害虫,又能减少污染,避免了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从对DDT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哲学认识论的启示?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茵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