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和贸易保护政策有关,但质量问题是可以被拿捏的最大命门。2014年12月份,山东出口到韩国的2200吨大蒜到达韩国釜山港口后被韩国认定为质量不合格,韩国方面要求货物全部返送回中国,山东蒜农因此损失惨重。这启示我们(  )
①要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
②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根本立足点
③必须抓住机遇,主动参与,融入经济全球化
④要熟悉出口贸易的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又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有专家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的是我们必须转变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这样的观念,要倡导节约、拒绝奢华,珍惜公共财富,创造基于科技创新的新兴财富价值观。这种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的
②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现实的改造世界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
④引导我国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9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①根源于价值取向的改变
②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③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④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中医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体验和直觉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见矣”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理念;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再遇到相类的事物,就可以演绎推理,“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体现的哲理思想是
①具体与抽象转化的辨证观②超越时空的抽象联系观
③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④以类悟象的物质静止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国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即“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此古语蕴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
③不失时机促进飞跃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这是因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