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再生产表”,完成以下问题。
大洲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A |
4.0 |
1.4 |
2.6 |
B |
1.0 |
1.2 |
-0.2 |
C |
2.5 |
0.7 |
1. 8 |
D |
1.5 |
0.9 |
0.6 |
表中B可能是
A.亚洲 | B.非洲 |
C.欧洲 | D.南美洲 |
表中A洲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对资源、环境、经济和教育等压力加大 | B.劳动力不足 |
C.人口老龄化 | D.社会负担加重 |
表中C洲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原始型 | B.传统型 |
C.现代型 | D.以上都不是 |
图为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岩层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地的海拔最可能为( )
A.0m | B.500m | C.800m | D.1200m |
R段河谷的主要成因( )
A.向斜槽部,挤压弯曲而成 | B.背斜顶部,流水侵蚀而成 |
C.断层陷落,流水侵蚀而成 | D.雪域高原,冰川侵蚀而成 |
图中ab为北半球一低压槽线,其中a或b为低压中心,且槽线ab向甲方向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b槽线经过时,当地天气状况最可能出现( )
A.阴雨、气压降低 | B.阴雨、气压升高 |
C.晴朗、气压降低 | D.晴朗,气压升高 |
此时,乙地吹( )
A.东北风 | B.西风 |
C.西北风 | D.东南风 |
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陆面积和轮廓 | B.过度放牧和樵采 |
C.纬度位置和垦耕 | D.海陆位置和地形 |
读图,甲图中MC、MD分别为某棵树一年中正午时刻最长和最短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甲图中C所在河岸比BE岸冲刷严重。乙图中两曲线A、B分别代表甲图中A、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关于甲图中河流的正确判断是( )
A.该河流位于热带地区 | B.该河流AB段有凌汛现象 |
C.该河流AB段自北向南流候 | D.该河流AB段自东向西流 |
若该河的流量大小与树影长短呈负相关,则该地气候类型可以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图为东半球北半球,此日M地有极昼现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若M点为晨昏线与其所在纬线的切点,此时北京时间是( )
A.2时40分 | B.3时40分 |
C.9时20分 | D.15时20分 |
若M点为晨昏线与其所在经线的交点,且M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则M地的纬度可能是( )
A.65°N | B.69°N |
C.80°N | D.9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