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
2011年3月以来,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俄罗斯这样做是为了解决 ( )
A.就业率低的问题 | B.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
C.人口负增长的问题 | D.移民迁入过多的问题 |
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 B.气温 | C.资源 | D.河流 |
读下图,据此完成后面的小题。关于a、b两河之间分水岭南北两侧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山麓植被为温带草原 |
B.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山麓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C.北侧a河含沙量小,南侧b河含沙量大 |
D.北侧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南侧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
关于图中甲处和乙处河谷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甲处内力作用表现为岩块下陷,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沉积
②甲处内力作用表现为断层,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
③乙处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上升,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
④乙处内力作用表现为断层,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沉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下面某两区域图,完成下边问题。B城市位于A城市的( )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与右上图区域相比较,左上图区域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
A.交通便利 | B.劳动力价格低 |
C.政策扶持力度小 | D.科技水平低 |
图示两区域共同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是()
A.大漠孤烟 | B.海上明月 | C.林海雪原 | D.飞瀑流急 |
读下图,在某学校教学楼四周有E, F, G, H四块运动场,该学校体训队训练时间选择在日出一日落之间的某一时段。某一晴天,F、H两场地整天均无阴影区存在,且当地地方时10点前整个E场地都有阴影,有利于队员训练。据图,完成下列问题。在这一天的白天,G运动场都有利于训练的时间为()
A.6- 10时 | B.6-18时 | C.10-14时 | D.14-18时 |
下列月份最适宜在F场地训练的是()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为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此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高度相差()
A.800米及以下 | B.800-1 000米 |
C.1 000-1 200米 | D.1 200米及以上 |
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
B.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
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多云雨 |
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折向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 | B.降水与土壤类型 |
C.地势与山脉走向 | D.气温与纬度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