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简述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点。(4分)
(2)请说明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及主要影响。(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读图后回答。

⑴ A阶段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________业为主。
⑵ C阶段的生产对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影响其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⑶ 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可见种植牧草越来越受到重视。试比较我国西部畜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差异:
① 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在____________气候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很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 我国西部的牧草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____气候区。
③ 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乳产品需求量大。
④ 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西部种植牧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读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甲是历史悠久的城区,乙是传统港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⑴ 分析甲城早期发展的有利条件。
⑵ 制约乙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为新建成的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发展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⑶ A、B是连接甲、丁两地的公路选线方案,你认为条较合理?为什么?
⑷ 分析炼铝厂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下面两幅图,图Ⅰ为甲、乙两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图Ⅱ为A、B两城市人口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⑴ 图Ⅰ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____________,甲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图Ⅰ中城市甲向城市乙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图Ⅱ中A、B两地分别对应图Ⅰ中甲、乙两城,判断A地对应__________,B地对应__________。根据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说明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箭头含义分别是:①是晋煤外运,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与③调出的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调出的资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4)图中②③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
(5)②工程的起点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中     棉的品质好,闻名全国,请你用已学过的知识,说明本区发展商品棉的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2)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