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由中科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赫晓光绘制的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发行,它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材料一:竖版世界地图
材料二:冰穹A海拔4083米,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平均风速低于2m/s,极利于天文观测,中国首次在此建天文台,将于2020年投入使用。
(1)图中甲点经度是______,乙为______洲,丙为______洋。
(2)对比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竖版世界地图的优点有 。
(3)1月弗里曼特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首次实现环南极大陆航行,其环绕航行的方向是______,航行中可能遇到的恶劣自然条件有_____。
(4)分析冰穹A利于天文观测的自然原因。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山脉的共同点是
A.都是分水岭 | B.皆为省界 |
C.都是地势阶梯界线 | D.皆东北—西南走向 |
某山地南坡气候终年温暖,北坡冬季则常见霜雪。该山地是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10年5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将“线”还原成了宽度26.42公里—195.41公里的“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中国南北分界带的地理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 | B.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 |
C.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 | D.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分界 |
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
A.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带 | B.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 |
C.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交界带 | D.森林向温带荒漠过渡的地带 |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
A.①区经度地带性差异较显著 |
B.②区纬度地带性差异较显著 |
C.③区垂直地带性差异较显著 |
D.地带性差异均以热量为主导 |
图为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
A.北冰洋南部 |
B.印度洋北部 |
C.东北大西洋 |
D.西北太平洋 |
该台风登陆时,广州的风向可能是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遥感技术(RS) | B.全球定位系统(GPS) |
C.地理信息系统(GIS) | 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
2014年5月,我国东部地区持续强降水天气,如图8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出现大暴雨的省区是
A.浙 | B.闽 | C.粤 | D.川 |
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
B.锋面活动 |
C.反气旋过境 |
D.冬季风强 |
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 | B.四川盆地 |
C.珠江三角洲 | D.长江三角洲 |
图是2014年4月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农业气象灾害预估与防御重点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针对图示区域农业发展,4月需重点防御的气象灾害是
A.甲——雹灾 | B.乙——暴雨 |
C.丙——春旱 | D.丁——台风 |
丙地春季发生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靠近夏季风源地 | B.受河流春汛影响 |
C.降水少,升温快 | D.城市、人口密集 |
甲、丙所示农业区内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春小麦 | B.冬小麦 |
C.水稻 | D.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