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我国有部分特大城市出现人口“钟摆式”移动现象,这反映了它们正处于

A.中心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问题。

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 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该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M-N”一线沿途(  )

A.高差最大达300米 B.海拔最低处为30米
C.丙处为谷地 D.经过两个鞍部

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

A.甲处能看到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
C.丁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短状况绘成示意图。读图,完成题目。

①②两地所在的半球是()

A.①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
B.①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
C.①②同在北半球
D.①②同在南半球

北京、①②三地纬度高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北京>①>② B.②>①>北京
C.①>②=北京 D.①<②=北京

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看到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下图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悬日”景象,据此完成题目。

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南—西北向
C.南—北向 D.东北—西南向

该街道出现“悬日”景观,既有日出的时候,也有日落的时候。若天气条件允许,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会出现日落“悬日”,那么,出现日出“悬日”的日期应为()

A.2月28日和4月15日
B.6月22日和8月30日
C.9月23日和11月29日
D.12月5日和次年1月8日

该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题目。

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