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是(   )

A.根据长存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B.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和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C.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D.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已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结合下表(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坡度
5º~10º
10º~15º
15º~20º
20º~25º
25º~30º
30º~35º
大于35º
土层厚度
(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厚度(mm)
28
20
17
15
12
9
7

根据材料可以推知,我国四大高原中石漠化程度较高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分析上表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

A.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正比例
B.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反比例
C.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正相关
D.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负相关

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每一个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主观意愿的结果

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方向 B.生活特点   
C.发展水平 D.发展条件

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②传统运输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④糖料作物栽培上南蔗(糖蔗)北菜(甜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图甲为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地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图中r表示河流,s表示林地,h表示住宅用地,f表示耕地;图乙中数据表示相应区域内各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单位:米)。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流 B.自北向南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自东北向西南流

若将两图层叠加,可以直接

A.估算出该区域内河流的流域面积 B.计算出该区域内林木的蓄积量
C.预测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D.计算出该区域内耕地的比重和平均海拔

RS、GPS和GIS统称为3S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联系所学回答下列各题。
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系统作综合分析,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A.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B.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
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 D.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图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穆朗玛峰高度 B.在柴达木盆地考察地质构造
C.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