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
质量/g |
升温10℃所需时间/s |
升温20℃所需时间/s |
升温30℃所需时间/s |
沙子 |
30 |
64 |
89 |
124 |
水 |
30 |
96 |
163 |
220 |
(1)在此实验中用 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选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正方体物块A、砝码等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将物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理由是:_。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记录数据为表中1、2,得到的结论是_。
(3)用所学的知识判断表中1和3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的可能原因是。
次数 |
接触面 |
压力/N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 |
木块正面 |
1.7 |
0.3 |
2 |
木块正面 |
3.7 |
0.8 |
3 |
木块侧面 |
1.7 |
0.6 |
A.两次拉动速度不同
B.木块正面和侧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C.木块正面和侧面的接触面积不同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为了位置,实验时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2)实验时,将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2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1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处观察(选填“A” 、“B” 、“C” 或“D”), 蜡烛2的位置即是的位置。
(3)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位置放一个光屏(选填“蜡烛1”或“蜡烛2”),并在图中的______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 、“B” 、“C” 或“D”)。
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或课堂上常做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如图(a),给密绕在铁钉上的导线通电,通过现象,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2)图(b)中,导线的一端接电池一极,另一端与电池另一极时断时续接触,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
(3)图(c)所示在密闭玻璃罩内放如下装置: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履盖并倒置悬挂;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静置的小磁针。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则玻璃杯中水和塑料片将,音乐芯片的声音将,小磁针。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是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试管内的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5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____ ℃。
(2)在熔化过程中,t2时刻的内能_________ t3时刻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0~t1与t5—t6两段时问相等,由图象可知物质吸收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____(填“相同”或“不同”),由此可以做出判断: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下面是小明做“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______端(选填“A”或“B”)。
(3)小明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乙所示,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_____Ω。他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你认为合理吗?答: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电路还可以用来测量__________。实验原理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