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 |
①中物质 |
②中物质 |
预测②中的现象 |
| A. |
稀盐酸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
立即产生气泡 |
| B. |
浓硝酸 |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
产生红棕色气体 |
| C. |
氯化铝溶液 |
浓氢氧化钠溶液 |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
| D. |
草酸溶液 |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
溶液逐渐褪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 |
| B.0.5molCO2约含有3.01×1023个CO2分子 |
| C.1molN2的体积为22.4L |
| D.1mol物质含有的微粒数就是6.02×1023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H2、D2、T2互为同位素 |
|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C.质量数为131,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常用于核反应堆的燃料棒.其核外电子数为53 |
D.S2﹣的结构示意图:![]() |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 B.蒸馏 | C.过滤 | D.稀释浓硫酸 |
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相比较
| A.前者多 | B.后者多 | C.相等 | D.不能确定 |
下列操作中,一定不需要加热的是
| A.萃取 | B.蒸馏 | C.蒸发 | D.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