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际,中国美学发生体制上的变化。在绘画上,唐代是以人物为主体,宋代则以山水为主体。唐代画家阎立本《步辇图》里有侍女簇拥的唐太宗,有吐蕃大使禄东赞与引荐大臣。吴道子是在佛寺墙壁用线条描绘人格化的神佛。到了北宋,范宽、李成等人都是以山水画闻名。人物逐渐消失在一片云烟苍茫的山水间,变成渺小的存在,不再被凸显,不再被强调。由唐入宋,一部绘画史真可以说是 “ ”。下列选项中的“体制”与语段中加点词“体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崔白)工画花竹翎毛,体制清赡 |
B.四大家族浪淘尽,独裁体制草拉烧 |
C.岳祠在其中,巍峩奉神殿,体制匹岱宗,经营自雍汴 |
D.如今是朝廷命官,自有体制 |
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D.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下列对《琵琶行》节选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一二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凄冷之感。 |
B.第三句描写了离别时的情形:主人下马依依不舍,客人登船即将远行。 |
C.“管弦”代指音乐,“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弹奏做铺垫。 |
D.“主人忘归客不发”有力地烘托出琵琶声的美妙动听。 |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彼且恶乎待哉。——他还有什么要依赖呢? |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出生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想想他们死去的祖父,暴身于霜露之中,披荆斩棘。 |
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怕得不到秦国的城,只是被欺骗。 |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B.之二虫又何知 |
C.竖子不足与谋 |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B.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D.凌万顷之茫然 |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 |
B.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班固) |
C.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
D.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