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恒河三角洲某民居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图,回答各题。该民居建筑结构的最主要功能是
A.防蚊虫 | B.通风散热 |
C.防洪涝 | D.防震 |
左图景观出现时
A.印度低压强盛 | B.北京昼短夜长 |
C.恒河三角洲盛行西南季风 | D.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 |
导致该民居不同季节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
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的影响 |
C.受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集中 |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
关于右图中C、D两地的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季风气候 B.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下表表示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回答题。
国家 土地类型 |
甲 |
乙 |
丙 |
丁 |
耕地 |
24 |
15.3 |
55.9 |
10.4 |
林地 |
19.5 |
45.6 |
9.3 |
13.9 |
草地 |
40.2 |
15.7 |
10.7 |
33.8 |
其他 |
16.3 |
31.4 |
24.1 |
41.9 |
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 | B.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 |
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 D.印度、中国、俄罗斯、英国 |
表中甲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传统的精耕细作稻米产区 | B.乳肉畜牧业 |
C.种植园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丁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丙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土面积小于丙国②山区面积广大③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④人口密度大于丙国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读下图:极点附近大陆大洋分布图,回答题。图中甲、乙两大洲的洲界是( )
A.白令海峡 | B.德雷克海峡 | C.马六甲海峡 | D.直布罗陀海峡 |
图中甲、丙两大洲的洲界是 ( )
A.阿尔卑斯山 | B.喜马拉雅山 | C.乌拉尔山 | D.落基山 |
图中丁岛屿的名称是( )
A.冰岛 | B.格陵兰岛 | C.纽芬兰岛 | D.台湾岛 |
右下图为美国某次“黑风暴”分布图,读图回答题。此种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A.土壤侵蚀 | B.土壤盐碱化 | C.土地污染 | D.土壤酸化 |
引起该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A.砍伐森林 | B.过度垦殖 | C.温室效应 | D.灌溉不合理 |
对于图示“黑风暴”主要发生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落基山区 | B.土壤——红壤 | C.植被——草原 | D.土地利用——混合农业区 |
在世界地形图上,干流两次穿过赤道的世界大河是()
A.刚果河 | B.尼罗河 | C.亚马孙河 | D.密西西比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