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间谍法》。该法规定,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这启示我们
①法不可违,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②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牺牲个人利益
④爱国守法,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定义务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14年12月13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活动。亿万中华儿女以庄严肃穆的形式,悼念死于日寇屠刀下的遇难同胞。这警示我们()
①知耻而记耻②记耻而奋发③记耻而报复④知耻而后勇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登上德国舒曼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领奖台的10岁盲童刘浩说:“我和正常人一样,只不过就是看不见。”刘浩的话语体现了他()
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②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
③自尊、平等的社会意识④竞争、合作的团队精神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党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继续奋斗。”为了适应祖国建设的需要,青少年要具备()
①终生学习的能力
②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4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夫人彭丽媛出访中亚南亚五国,颇具“中国风”的装扮在尽显典雅、隆重的同时,也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这表明()
A.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
B.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
C.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
D.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 |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表决,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视和平,开创未来。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增强民族凝聚力,唤醒民族忧患意识
②悼念死难同胞,揭露战争罪行
③纪念抗战胜利,昭示抗战的历史贡献
④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