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目的 |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
方案1 |
加水溶解 |
加适量稀盐酸 |
加锌粒 |
点燃 |
方案2 |
加稀硫酸 |
用水洗涤 |
加石蕊溶液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三月,洛阳牡丹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
B.大米、小麦等能被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含有氧分子 | B.都能供动物呼吸 |
C.都不溶于水 | D.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河南粮农为全国人民撑腰!”小麦中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铁及维生素A等。下列对小麦生产加工过程的叙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收割并颗粒归仓 | B.发酵成啤酒 | C.粉碎成小麦仁儿 | D.碾磨成面粉 |
分类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张同学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 |
B.元素与人体健康 |
N2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防腐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 石墨疏松多孔──可作吸附剂 |
人体缺氟──易生龋齿 人体缺锌──会引起贫血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
C.化学巨匠及其杰出贡献 |
D.物质与微粒构成 |
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拉瓦锡──测定空气的组成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