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N市市区私家车已超过90万辆,比2008年翻了一番。随之带来了交通压力增大,道路交通从“小堵”变成“大堵”,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高一(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探究小组,对该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调查研究
材料一:同学们搜集资料后发现:在同样的道路面积上,公交车的通行量是自行车的4倍、小汽车的10多倍。许多发达国家的公交出行率已达到30%至40%,而N市的公交出行率不到10%。
问题讨论
材料二:在讨论中,某同学表示可以在网上用虚构的事例证明本市交通不畅的严重状况,这样所提的建议才能引起政府的重视。这一提议因遭到其他同学一致反对而被否决。
共同参与
材料三:该市政府在收到同学们关于“提高公交出行率”的建议后非常重视,并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N市公交事业长期发展规划》草案。随后,该市政府将草案在全市公布,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1)结合材料一,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就提高N市的公交出行率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假如你也是其中一员,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提议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阐述N市政府就该草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意义。
(4)结合材料三,作为政府应如何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从1993年至1996年间,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货币政策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开始转向“保增长”。
步入2011年,中国经济迈过“最为复杂一年”,企稳回升,通货膨胀压力日渐加剧,“宽政策”得到共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依据。

2011年4月27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应始终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2011年4月26日,我国驻古巴大使刘玉琴在古巴国防学院演讲时指出:“我们与时俱进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规定。之后,我国围绕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这三大环节,加快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了。
结合《经济学常识》选修2的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

2010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65届联合国一般性辩论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将继续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为己任。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中国不走“国强必霸”道路的理由。

2011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曰,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在电视讲话中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我们要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运用民族、宗教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