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常的黄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做法是:将用于实验的雌花在开花前套上纸袋,然后分别作如下处理,①1号花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②2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 )
A.1号花未进行人工授粉 | B.2号花未涂生长素 |
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 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
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后代,下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II—3无突变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 |
B.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 |
C.III—11的突变基因来自于I-2 |
D.果蝇群体中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逐代下降 |
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7∶6∶3B.5∶2∶1C.3∶2∶1D.1∶2∶1
对下列四幅坐标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a、b两点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不相等 |
B.若图乙表示在密闭容器内某植物生长一昼夜的O2含量变化,则该植物消耗了有机物 |
C.植物在晴朗夏天时,图丙bc和de对应时段细胞内C3含量都会下降 |
D.图丁表示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
图1中,Ⅰ~Ⅴ表示某植物细胞某些代谢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Ⅰ~Ⅴ过程,能产生ATP的是Ⅰ、Ⅲ、Ⅳ、Ⅴ |
B.物质a、b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
C.从图2分析,该植物呼吸速率为X,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 |
D.从图2分析,维持1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温度维持16℃,植物不能生长 |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2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右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减弱,C5含量将增加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
C.25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大于其细胞呼吸速率
D.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A植物大于B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