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材料一: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大力促进水资源节约,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自2014年5月1日起,上调北京市居民、非居民和特殊行业水价。其中,包括洗车业、纯净水业和洗浴业等在内的特殊行业用水价格大幅上调至每立方米160元。
(1)假如你是洗车房的经理,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用水价格大幅上调。
材料二:业内专家认为,“除了供水成本普遍上涨,水资源费也有上调理由,对北京越来越稀缺的水资源,有必要投入更多力量进行保护和涵养,同时遏制低效用水甚至滥用水的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北京市上调水资源费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我国的法治建设要尊重人民实践创造,遵从法治规律,从法律制度建构层面,对管人管权管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长远解决方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材料二:我国探索依法治国取得了不少经验。通过制定《合同法》、酒驾新规等,使人们从开始的不相信,到观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遵守,以法律约束公民的行为。政府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权力的边界,提高权力运行的“光照度”,规范权力运作。党员干部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性。
(2)根据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探讨我国应如何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三: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阐述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其中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一原则。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法治国家才能最终实现。让人民群众真正参加到法治建设中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必须依靠法制,让人民参与和监督, “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
(3)联系材料三,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你对“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对依法治国作用的理解。
(4)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推动作用。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推动创新和创业,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从市场准入、工商注册登记、税收、信贷等方面对各种以创业为主的小微企业给予支持,一大批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诞生,它们在扩大就业、活跃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包括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科技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等一系列改革。为了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关方面对科研资金进行了系统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针对科技计划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分类资助。
(1)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工作思路的哲学依据。
(2)根据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在促进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3)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转变工作思路,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重视科技创新的合理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各种烦恼凸显; 道路拥堵不堪、交通难堪重负、雾霾天气频繁、空气质量下降。 于是,限行、限号、限购、限产不断出现。现代城市治理能否一“限”了之?
材料一;限行、限产;2014年,APEC会议和南京青奥会、国家公祭期间,一些城市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面对“APEC蓝”、“青奥蓝”、“公祭蓝”,人们通过微信拍“蓝”、晒“蓝”表达喜悦的同时,也期盼各种“蓝”能够常态化。
限购;在距离 2015年新年钟声敲响还有三天之际,S市突然宣布实施限购,成为全国第8个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S市的限购从发布到实施仅相隔20分钟,让市民想抢购都来不及,可谓将“突袭”做到了极致。人们不禁要问;下一个限购城市是哪个……?一时未“限购”的城市谣言四起,市民争相购买汽车,加剧了城市的拥堵和环境污染。
材料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目前正在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
《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六条,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材料中政府制定“限”政策思维路径的具体内容。
(2)请运用系统优化方法,从经济和政治上对政府的“限”政策进行综合评价。
(3)运用政治生活观点,谈谈在现代城市治理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经济学常识】
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新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
(2)鉴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2014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举行。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监誓下,崔世安宣誓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就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
澳门回归以来的15年,是澳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自回归以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始终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认真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等理念,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保持自身的繁荣稳定结合起来;据统计,截至2014年11月,根据基本法,澳门立法会已经制定通过了包括《维护国家安全法》、《财政储备制度》法案与《文化遗产保护法》等208部法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为服务澳门发展,保障和改善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中央的监督下实行高度自治,既尊重中央的统一领导,又善用国家给予澳门的发展支持,立足澳门实际,充分保障了澳门居民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
(1)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为什么需要宣誓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
(2)概括出澳门回归以来保持繁荣稳定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全新理念。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同学们围绕“学习十八大精神,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想”这一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一)【美丽中国·展示理论之美】
报告 摘录 |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
老师点评 |
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
(1)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
(二)【实现梦想·彰显行动之美】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美好的梦想是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前进的强大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才能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2)根据材料从哲学上说明,为实现梦想我们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
(三)【美丽中国,呼唤科技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3)请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简析上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