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中的物质合成及其场所对应不正确的是( )
A.tRNA的合成—细胞核 | B.抗体合成—核糖体 |
C.磷脂的合成—溶酶体 | D.C3的合成—叶绿体 |
在我国的大城市和大的工矿区周围适宜发展为
A.粮食生产基地 |
B.蔬菜、肉蛋、牛奶等产品的生产基地 |
C.棉花生产基地 |
D.出口型的农业生产基地 |
读图甲“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29—30题。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
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
A.南涝北旱现象 | B.北涝南旱现象 |
C.东旱西涝现象 | D.全国均涝现象 |
读全球台风发生区域分布图,回答26—28题。世界上台风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位于()
A.太平洋东部 | B.太平洋西部 | C.大西洋西部 | D.印度洋北部 |
2007年10月超强台风“罗莉”袭击了我国台湾、福建和浙江等地。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罗莉”台风的是()
当“罗莉”台风影响时,福建沿海某地测得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判断台风在此地移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 B.由东向西 | C.由北向南 | D.由西向东 |
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读图8,回答24-25题。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 “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 )
A.洪涝—7、8月 | B.洪涝—6、7月 |
C.干旱—4、5月 | D.台风—7、8月 |
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屯满粮”得益于 ( )
A.气候变暖 | B.红壤的改良 |
C.大力兴修水利 | D.大量施用化肥 |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
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2l~23题。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
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华南、西南地区 | B.西北、西南地区 |
C.西北、华北地区 | D.东北、东南地区 |
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
B.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