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斯密的上述观点
A.认为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决定 |
B.颠倒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
C.明确提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
D.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
某城管执法人员发现几名小贩占道经营,影响附近商店的正常营业,造成了交通阻塞。城管执法人员劝其离开无效,遂依照《城市综合治理管理条例》,没收了这些小贩的商品。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是合理合法的,因为是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
B.是合理行政,但欠合法,应当先对小贩讲清道理 |
C.体现了政府的高效便民和诚实守信 |
D.城管执法人员侵害了小贩的合法权益 |
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并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A.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
B.体现了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工作原则 |
C.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 |
D.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司法机关的监督
③审计部门的监督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有句古话,“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纣为帝王,足以乱天下。”意思是说,即使是象尧这样贤明的人,假如他是老百姓,手中没有权力,也管不了几个人,干不了什么太大的好事;但是象纣王这样品行不端的人,一旦当上了帝王,手中有了无限的权力,就可以把天下搞得大乱。这主要说明
A.权力是把双刃剑 | B.要发挥民主对权力的制约 |
C.权力需要制约和监督 | D.要发挥上级对权力的监督 |
某地有一懒汉打电话要求“110”代买早点,当地民警接到“求助”电话后感到左右为难。但想到“110”的“有警必接,有求必应,有险必救”的承诺,还是买好早点送到求助者家中。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给懒汉送早点是警察的职责 |
B.求助“110”送早点是群众的合法权利 |
C.哪些事情该找政府,哪些事情不该找政府,体现出公民政治素养的高低 |
D.公民要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以改进政府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