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这是人民权益彰显的十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同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概括是( )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充分当家做主 |
B.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C.政府广纳民意,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
D.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
近五年,某企业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5%,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5%,而职工工资平均每年仅增长5%。上述情况如果持续,将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在收入分配上,该企业应()
A.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低薪职工工资收入 |
B.调整劳资利益关系,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
C.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D.调整企业分配办法,提高职工劳动报酬 |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多年来,都一直围绕“三农”问题展开, 2010年主要精神是统筹城乡发展;2011年主要精神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2012年主要精神是农业科技创新;2013年主要精神是发展现代农业,从中可以看出()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不同事物之间存在不同的矛盾
C.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主要矛盾
D.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从陆权论、海权论到今天的空权论、太空战学说,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活动领域一步步拓展,对战略优势的争夺不断推向科技的最前沿领域。海洋连接世界各地,是最便利、最经济的“公路”,今天的中国应树立这样的国土意识:“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这表明()
①人们可以有意识的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有意识的主观创造性活动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利益
③人们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人可以依据事物现有的条件,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A.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 |
管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活动 |
B.民心作为社会意识决定了政权兴衰 |
C.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作用 |
D.管理政权要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
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当年毛泽东批示对“枫桥经验”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习主席强调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学习“枫桥经验”我们应该()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历史统一
②以“枫桥经验”为出发点,结合实际化解矛盾
③不断发展“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④把“枫桥经验”与当地具体情况联系起来思考
A.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