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移动停止,而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从而解救卡住的核糖体,否则受损的mRNA就会在细胞中积累,进而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下列有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控制质控因子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
B.质控因子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 |
C.正常的mRNA通常会结合多个核糖体,产生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条肽链 |
D.无法根据合成蛋白质的长度来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 |
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
试剂 |
预期的实验结果 |
|
A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醋酸洋红 |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
B |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
双缩脲试剂 |
脂肪颗粒被染成紫红色 |
C |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
甲基绿 |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
D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斐林试剂吡罗红 |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
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为4a,乙类细胞核DNA量为2a,丙类细胞核DNA量为2a~4a。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甲类细胞和乙类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
B.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
C.乙类细胞中可能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 |
D.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类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
如图是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 |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
D.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 |
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
B.若②存在于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
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DNA |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 B.只有35S |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 D.只有3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