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这一法则要求我们
①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立足全局    ②关注事物量的变化,防止引起质变
③关注细节,把握关键部分的影响      ④杜绝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通过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等措施,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C.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能起指导作用
D.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我国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美国等一些国家坚持在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上称发展中国家应为减排负更多责任,这说明

A.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B.美国政府加强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行政领导
C.美国政府准备用计划经济来取代市场经济
D.美国政府准备加大对石油等能源的生产数量

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我国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在对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全球气候问题上的态度形成如此鲜明的反差表明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立场不同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C.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时是有条件的,有时是无条件的
D.各国的国体、政体不同

2009年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协调会的外方代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代表。温家宝说,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各国发展和人类生存,需要全球合作应对。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这表明中国政府履行了
①政治统治职能 ②文化职能 ③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④对外交流职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启示我们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有利于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