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20 |
2 |
1 |
37 |
反应后质量(g) |
未测 |
32 |
1 |
12 |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
C、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
D、物质Y一定是单质
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所用酚酞溶液已用适量蒸馏水稀释)。通过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酚酞溶液具有挥发性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氨水中挥发出的氨分子溶于B烧杯中的水,使酚酞变红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不能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
B |
C |
D |
|
实 验 装 置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排水法收集氢气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
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
C.冰水混合物、氧化铜、氧化汞 | D.一氧化碳、氧化镁、二氧化锰 |
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1个R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②R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③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32g ④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图示的各物质(或元素)相对含量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