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引起,其不但会使气候暖化,还溶于水中导致海洋酸化,这两种变化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这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珊瑚由珊瑚虫不断增殖堆积而成,因其体内生活着虫黄藻而呈现美丽颜色。据甲图,珊瑚虫与虫黄藻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乙图表示在酸化的海水中,动物细胞除了通过缓冲物质等的作用,还可以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直接将多余的H+泵出去,维持酸碱平衡。
D.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研究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
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C.可分别用本尼迪特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性糖含量
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含量将增加

某生物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用红外线测量仪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了温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根据曲线所得到的结论是

A.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b和c
B.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点,最小的是c点
C.b点的光合速率为零,c点光合速率最大
D.光合速率最低的是c点,呼吸速率最高是b点

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 ,则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
B.利用15NH3配制的培养基培养硝化细菌,可得到15NO3-
C.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有可能出现14C2H5OH
D.给玉米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214C3一(14CH2O)

大小、长势相同的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0 min期间,乙的有机物积累速度大于甲
B.10~20min期间,甲和乙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场所为线粒体和叶绿体
C.30~45 min期间,甲和乙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D.若甲、乙培养在同一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一段时间后乙先死亡

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